中国石化: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摘要
2002-10-31 05:05
重要提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董事会及其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 一、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中国石化是中国首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上市的公司,亦是上、中、下游综合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及其附属公司(「本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贸易;石油的加工、石油产品的生产、石油产品的贸易及运输、分销和营销;石化产品的生产、分销和贸易。中国石化基本情况如下: 1.1 法定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1.2 注册和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六号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86-10-64990060 传真:86-10-64990022 电子信箱:ir@sinopec.com 公司网址:www.sinopec.com 1.3 法定代表人:李毅中先生 1.4 授权代表:王基铭先生、张洪林先生 1.5 董事会秘书:张洪林先生 证券事务代表:陈革先生 电话:86-10-64990060 传真:86-10-64990022 电子信箱:ir@sinopec.com 1.6 信息披露报纸: 境内:《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香港:《经济日报》、《南华早报》(英文) 1.7 股票上市地点、股票简称和股票代号: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中国石化 股票代号:600028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 股票简称:中国石化 股票代号:0386 美国存托股份: 纽约股票交易所 存托股份简称:SINOPEC CORP 存托股份代号:SNP 伦敦股票交易所 存托股份简称:SINOPEC CORP 存托股份代号:SNP 2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2.1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编制的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本公司财务数据和指标 项 目 截至2002年9月30日止 人民币百万元 净利润 9,0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9,273 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 6.19 每股收益(人民币元/股)(全面摊薄) 0.10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 6.49 项 目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人民币百万元 股东权益(不包含少数股东权益) 146,360 139,039 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全面摊薄) 1.69 1.60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 1.67 1.5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代表净利润(即人民币90.55亿元)扣除营业外收入人民币1.78亿元;营业外支出人民币5.04亿元;以及减少以上项目对税项的影响人民币1.08亿元。 2.2 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本公司财务数据和指标 项 目 截至2002年9月30日止 人民币百万元 经营收益 19,224 股东应占利润 10,094 每股收益(人民币元/股) 0.12 项 目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人民币百万元 股东权益(不包含少数股东权益) 148,499 147,669 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 1.71 1.70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人民币元/股) 1.69 1.68 资本负债率 (%) 31.36 31.21 资本负债率=长期债务/(股东权益+长期债务)×100% 2.3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本公司的净利润和报告期末股东权益的差异 2.3.1 就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之重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 项 目 截至2002年9月30日止 前三个季度 人民币百万元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之净利润 调整: 9,055 油气田资产折旧 1,514 一般性借款费用资本化 119 收购中国石化新星 88 土地使用权重估 12 以上调整对税务之影响 (694) 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之净利润 10,094 2.3.2 就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之重大差异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分析 项 目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人民币百万元 人民币百万元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之股东权益 调整: 146,360 139,039 油气田资产折旧 8,315 6,801 一般性借款费用资本化 517 398 收购中国石化新星 (2,958) (3,046) 土地使用权重估 (828) - 冲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113) (113) 股利 - 6,936 以上调整对税务之影响 (2,794) (2,346) 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之股东权益 148,499 147,669 二、 股本变动及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1 报告期内中国石化股本变动情况 于本报告期末中国石化的股份总数和股本结构对比年初未发生变化。 2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三十日,中国石化共有境内外股东531,765户,其中境内509,646户,境外22,119户。前10名最大股东之持股情况如下: 股 东 股份类别 持股数(万股) 所占比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国家股 4,774,256.1 55.06%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H 股 895,079.9 10.32% 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股 877,557.0 10.12%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家股 872,065.0 10.06% 埃克森美孚远东控股有限公司 H股 316,852.9 3.65% 壳牌东方石油私人有限公司 H股 196,642.2 2.27% bp石油Espana公司 H股 182,922.9 2.11%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国家股 129,641.0 1.50% 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股 58,676.0 0.68% TOPGOAL公司 H股 33,906.5 0.39% 对于中国石化前十大股东,中国石化未知他们互相之关联关系。持有中国石化股份5%或以上的法人股东(不包括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于本报告期内所持有的股份无增减变动情况,其所持股份未发生被质押、冻结或托管情况。 三、经营情况阐述与分析 1 经营情况回顾 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中国国民经济继续实现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7.9%。受惠于此,石油和石化产品需求稳步增加。 回顾前三季度,第一季度本公司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一、二月份国内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价格同时跌入谷底、炼油毛利缩小、成品油市场价格特别是批发价格远不到位,致使本公司一、二月份的经营业绩严重恶化。自三月份以来,原油、成品油价格明显回升,化工产品价格出现恢复性反弹,市场环境逐步转好,经营状况恢复正常。进入第三季度,原油价格继续维持较高水平、成品油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好。本公司积极抓住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经营,第三季度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本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261.83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90.55亿元(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为人民币1.02亿元、44.02亿元和45.51亿元)。 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本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2,261.83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00.94亿元(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为人民币5.42亿元、48.91亿元和46.61亿元)。 1.1 勘探及开采 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受国际形势的影响继续维持在较高价位。布伦特原油普氏现货平均价格前三季度为23.95美元/桶,同比下降了8%;国内原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本公司前三季度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21.24美元/桶,同比下降13.7%。 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在勘探方面,本公司完成探井369口,按目前三季度预计全年新增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2.13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897亿立方米,发现了部分有前景的油气区块;在开发方面,本公司优化开发方案,提高优质产能建设,新建原油产能约366万吨,新建天然气产能4.51亿立方米;在生产方面,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同比均有所增加。 油气勘探、开采及生产情况 项 目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前三季度同比变动(%) 原油产量(万吨) 2,841.93 2,835.23 0.24 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 37.35 34.24 9.08 原油实现价格(人民币元/吨) 1,248.8 1,447 -13.7 天然气实现价格 (人民币元/千立方米) 590.00 577.70 2.13 注:原油产量按1吨=7.1桶换算,天然气按1立方米=35.31立方英尺换算。 1.2 炼油 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度,尽管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较二零零二年上半年有所上涨,但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进行调整,而同期原油价格有所上涨,影响了炼油板块的盈利空间。 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度,本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原油资源和加工量,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努力降低原油成本,调整产品结构,炼油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有所提高。前三季度本公司共外购原油5,553.6万吨(不含自产原油2,195.7万吨),加工原油7,698万吨,同比提高0.8%。轻油收率达到73.3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综合商品率达到92.55%,同比提高0.79个百分点。为满足乙烯原料需求,努力增产化工轻油,同比增加19.67%。 炼油生产情况 项 目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前三季度同比变动(%) 原油加工量(万吨) 7,697.98 7,636.85 0.80 加工负荷率(%) 78.8 78.2 0.6个百分点 汽、柴、煤油产量(万吨) 4,589.87 4,581.28 0.19 其中:汽油(万吨) 1,429.47 1,428.88 0.04 柴油(万吨) 2,798.568 2,820.75 -0.79 煤油(万吨) 361.85 331.65 9.11 化工轻油(万吨) 1,133.74 947.40 19.67 轻油收率(%) 73.32 71.92 1.40个百分点 综合商品率(%) 92.55 91.76 0.79个百分点 注:原油加工量按1吨=7.35桶换算。 1.3 营销及分销 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本公司积极配合中国政府整顿成品油市场秩序,并与其它成品油供应商加强协调与合作,稳定市场,控制总量,销售板块经营情况进一步改善。成品油库存量明显降低,趋于合理水平。此外,本公司努力增加成品油销售量,继续扩大零售量和配送量,产品销售结构明显改善。前三季度零售量和配送量占本公司国内成品油总销量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0.2%,进一步提高到67.7%。改造现有加油站291座,新增加油站286座。单站加油量有所提高。 成品油营销及分销情况 项 目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前三季度同比变动(%) 国内成品油总销量(万吨) 5,211 5,106 2.06 其中:成品油零售量(万吨) 2,572 2,203 16.75 成品油批发量(万吨) 1,682 2,030 -17.14 成品油配送量(万吨) 958 872 9.86 单站年均加油量(吨/站) 1,528 1,455 5.02 零售量占总销量的比例(%) 49.4 43.1 6.3个百分点 总加油站数(座) 27,798 27,863 -0.23 其中:自营加油站数(座) 24,348 23,679 2.83 特许经营加油站数(座) 3,450 4,184 -17.54 1.4 化工 二零零二年第三季度,受国际石化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国内石化产品价格仍然低迷,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上涨乏力,出现了回落。前三季度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橡胶的平均价格同比分别降低了10.88%、4.41%和4.94%、3.65%。 二零零二年前三季度,本公司抓好大型乙烯的二轮改造,上半年上海乙烯顺利投产,第三季度扬子乙烯改造成功,本公司继续保持化工装置的满负荷生产,乙烯产量达191.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7.9%,其它化工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如合成树脂专用料和差别化纤维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本公司主要石化产品的产销率均接近或超过100%。 主要石化产品产量 项 目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前三季度同比变动(%) 乙烯(万吨) 191.14 162.10 17.91 合成树脂(万吨) 283.91 243.06 16.81 其中:专用料(万吨) 128.33 99.37 29.14 合成纤维(万吨) 84.52 74.92 12.81 其中:差别化纤维(万吨) 28.68 23.78 20.61 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万吨) 282.26 266.69 5.84 合成橡胶(万吨) 32.99 29.39 12.25 尿素(万吨) 226.34 191.83 17.99 2 主要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2.1 报告期内主要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二零零二年本公司全年原计划资本支出约人民币345亿元,为了进一步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和开拓成品油销售区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本公司对本年度资本支出计划做了调整,经董事会批准追加了对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的勘探投入和拓展高速公路加油站、水上、农村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的投入共计人民币17亿元,总计人民币362亿元。截至九月三十日本公司已发生资本支出人民币278.9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77.9%,处在受控状态,其中:勘探及开发资本支出人民币126.58亿元,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和产能建设,新建产能原油366万吨,天然气4.51亿立方米;炼油资本支出人民币36.22亿元,主要用于提高油品质量项目和加工含硫原油配套能力,其中上海石化加工高硫原油配套改造项目已完成,上海高桥、济南等提高油品质量设施已经基本建成,武汉、安庆等提高油品质量设施及镇海加工高硫原油配套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化工资本支出人民币64.79亿元,主要用于大型乙烯设施改扩建和扬巴一体化项目及上海赛科的资本金投入,其中上海、扬子乙烯改造已经建成投产,广州乙烯、仪征PTA 、镇海PX项目正在进行中;营销及分销资本支出人民币49.86亿元,主要用于发展销售网络,收购、新建和改造加油站;公司本部和专业公司资本支出人民币1.52亿元,主要用于信息化建设。 2.2 报告期内A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宁波-上海-南京进口原油管道项目进展情况:二零零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该工程于二零零三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二零零二年九月三十日该项目共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2.71亿元。 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国家计委在二零零一年八月正式批复该项目建议书。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环保总局已完成对该工程环境评价大纲的审查,环境评价报告正在编制。该工程预计于二零零四年建成投入使用。截至二零零二年九月三十日该项目共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9,600万元。 3 报告期经营成果及期末财务状况 以下数据均为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编制。 3.1 经营成果 3.1.1表一 项目 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增(+)或减(-)% 重大变化原因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主营业务收入 226,183 233,583 -3.2 A 主营业务利润 42,251 39,499 7.0 B 净利润 9,055 8,176 10.8 C 重大变化及原因: A 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2,26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虽然今年以来,主要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增长,价格也自三月份以来逐步回升,前三季度的主要产品加权平均价格仍然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占对外经营收入54.46%的汽油、柴油、煤油平均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5.78%、8.39%、16.54%;占对外经营收入的17%的化工产品中的合纤单体及聚合物、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也分别下降4.94%、10.88%、4.41%、3.65%。 B 主营业务利润人民币422.51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7.52亿元,增长7%,受国际市场影响,上年同期成品油价格一路下跌,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也不尽规范,尤其在二零零一年六至八月新加坡市场汽油价格低于原油价格,导致炼油毛利下降,炼油、销售事业部经营业绩恶化,主营业务利润偏低。而今年一至九月成品油价格逐步回升,国内整顿成品油市场显现成效,秩序趋好,炼油毛利提高,主营业务利润渐好。 C 前三季度净利润人民币90.55亿元(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别为人民币1.02亿元、44.02亿元和45.51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8.79亿元,增长10.8%,超过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由于本公司的市场环境转好,在主营业务利润增加的同时,通过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等降本增效措施,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43.41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7.57亿元,增长23.8%。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同比相应增加人民币18.78亿元。 3.1.2表二 项目 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占利润总额的比例(%) 2002年1-9月 2002年1-6月 2002年1-9月 2002年1-6月 增(+)或减(-) 重大变化原因 利润总额 14,341 7,117 100.0 100.0 0.0 主营业务利润 42,251 25,480 294.6 358.0 -63.4 A 其他业务利润 851 498 5.9 7.0 -1.1 期间费用 28,777 18,846 200.7 264.8 -64.1 B 投资收益 342 186 2.4 2.6 -0.2 营业外收支净额 326 201 2.3 2.8 -0.5 重大变化及原因: A 前三季度本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人民币422.51亿元,占利润总额294.6%,比今年上半年下降63.4%,受境内外市场的影响,本公司一、二月份经营环境恶化,上半年仅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71.17亿元,而第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达人民币72.24亿元,上半年偏低的利润总额,使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发生扭曲。 B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人民币287.77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200.7%,比今年上半年下降64.1%,同A所述原因,上半年期间费用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也未达到合理的水平。随着经营业绩逐月好转,本公司严格控制期间费用,其所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也将有所下降。 3.1.3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无重大季节性收入及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 3.2 财务状况 3.2.1表三 项目 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占总资产的比例(%)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增(+)或减(-) 重大变化原因 总资产 367,387 360,294 100.0 100.00 货币资金 19,232 22,854 5.23 6.34 -1.11 - 应收帐款 13,200 11,082 3.59 3.08 0.51 - 其他应收款 19,887 19,802 5.41 5.50 -0.09 - 存货 42,450 45,448 11.55 12.61 -1.06 - 长期投资 10,567 8,910 2.88 2.47 0.41 - 固定资产 248,886 239,882 67.74 66.58 1.16 - 无形资产 3,810 3,977 1.04 1.10 -0.06 - 3.2.2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无重大委托理财、重大资金借贷事项发生及重大逾期债务发生。 3.3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有关数据表 3.3.1表四 项目 2002年1-9月 2001年1-9月 (人民币百万元) (人民币百万元) 营业额 226,183 233,583 经营收益 19,224 17,726 股东应占利润 10,094 10,380 3.3.2表五 项目 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占除税前正常业务利润总额比例(%) 2002年1-9月 2002年1-6月 2002年1-9月 2002年1-6月 增(+)或减(-) 除税前正常业务利润 16,101 8,478 100.00 100.00 0.00 经营收益 19,224 10,707 119.40 126.29 -6.89 融资成本净额 3,385 2,361 21.02 27.85 -6.83 投资收益 117 42 0.73 0.50 0.23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 营公司的损益 145 90 0.90 1.06 -0.16 3.3.3表六 项 目 金额(人民币百万元) 占总资产额比例(%)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增(+)或减(-) 总资产 375,009 366,709 100.00 100.00 0.00 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及定期存款 19,232 22,854 5.13 6.23 -1.10 应收帐款 13,200 11,082 3.52 3.02 0.50 预付费用及其他 流动资产 27,118 26,123 7.23 7.12 0.11 存货 43,607 46,194 11.63 12.60 -0.97 投资 3,341 3,282 0.89 0.89 0.00 于联营及合营 公司的权益 6,519 5,172 1.74 1.41 0.33 物业、厂房及设备 及在建工程 254,570 244,207 67.88 66.59 1.29 3.4 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 3.4.1于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3.4.2 截至二零零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中国石化累计对外担保金额人民币74.87 亿元。 3.4.3 截至本季度报告公告日,本公司无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3.5 其他重要事项 3.5.1 截至二零零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半年度之股息分派方案 经中国石化首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二零零二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上半年度之股息分派方案为按二零零二年六月三十日总股数8,670,243.9万股计算,每股派息人民币0.02元(含税)进行现金股利分派,半年度股息已向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日当日登记在中国石化股东名册上的全体股东派发。详情见中国石化二零零二年八月十九日刊登在中国境内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以及香港的《南华早报》、《经济日报》的二零零二年上半年度业绩公告。 3.5.2 关于转让中国石化湖北兴化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股的有关事宜 中国石化首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经审议,批准将中国石化持有的湖北兴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兴化」)16,223.44万股国有法人股(占湖北兴化总股本的57.58%),全部一次性转让给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公司」),并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此项股份转让事宜已获得中国国家财政部的批准,并获得中国证监会豁免国投公司发出全面收购要约,资产置换方案已经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召开的湖北兴化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中国石化首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中国石化回购原"湖北兴化"石化主业资产,并授权董事长李毅中先生、总裁王基铭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家仁先生签署《资产收购协议》,并已于十月十五日完成股份转让过户手续。有关情况见中国石化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三十日、二零零二年六月十七日及二零零二年十月十日刊登在中国境内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以及香港的《南华早报》、《经济日报》上的有关公告。 3.5.3为避免同业竞争,扩展和突出成品油零售业务,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中国石化的市场控制力,截至二零零二年九月三十日止,本公司租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加油站2,138座,本报告期发生租赁费用约人民币4,876万元。预计截至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本公司租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加油站,发生租赁费将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有关情况详见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三十日刊登在中国境内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以及香港的《南华早报》、《经济日报》上的有关公告。 3.5.4 除于本公告所述以外,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无重大资产收购及出售、企业购并行为。 3.5.5 报告期内,中国石化未发现其自身及股东有违反发行A股招股时的重要承诺的情况。 3.5.6 第三季度本公司实际发生的关联交易额共人民币 172.9 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年度本公司实际发生的关联交易额共人民币536.8亿元,其中买入人民币294.7 亿元,卖出人民币 242.1亿元。 4 第四季度经营情况展望 本公司认为于第四季度,市场环境和行业走势有如下特点: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拉动国内石化产品的需求,继续为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际原油价格仍将维持在较高价位,但由于中东局势不确定,存在着价格风险; 炼油毛利将维持在目前水平相对稳定; 中国政府整治成品油市场和加油站正在取得实效,成品油市场环境将维持目前较好的状况; 受世界经济增幅减缓的影响,化工产品价格上升乏力。 针对上述对市场环境的判断,本公司第四季度将在四个业务板块采取如下对策: 4.1 勘探开发 集中力量加大对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的勘探工作,继续做好东部隐蔽油藏勘探和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工作,确保全年储采平衡有余。 在油气生产方面,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稳定老区的油气生产,确保新增产能及时投产,保持稳产高产,同时继续降低油气生产成本。第四季度计划生产原油960万吨,生产天然气12.8亿立方米。 4.2 炼油方面 根据市场供需情况严格控制原油加工总量。综合分析、密切跟踪国际原油市场变化,灵活采购原油,降低采购成本,保持合理原油库存。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增产化工轻油,增产液化气、润滑油、高等级沥青等高附加值产品。炼油生产通过调整结构、增产化工轻油、开展来料加工、扩大成品油出口,提高装置负荷率。继续落实深度加工措施,提高轻油收率和综合商品率。第四季度计划加工原油2,703万吨。 4.3 销售方面 进一步改善营销结构,继续提高零售量和配售量,开拓区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合理成品油库存量。捕捉国际市场机遇,适度增加出口。加强对特许经营加油站的规范管理,努力扩大成品油总经销量。通过改造提升、改进服务、灵活促销,提高单站加油量。继续发展、完善零售网络,拓展高速公路加油站、水上、农村成品油销售网络。第四季度计划国内成品油总销售量1,740万吨,其中零售量900万吨,配送量350万吨。 4.4 化工方面 继续保持主要化工装置满负荷生产,把化工产量做大。加强生产、科技、销售的结合,扩大直销比率和市场占有率。第四季度计划生产乙烯78.7万吨,合成树脂113万吨、合成橡胶12.8万吨、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96.5万吨、合成纤维30万吨。 四、财务报告 本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1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编制的简要会计报表 1.1 简要合并资产负债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流动资产 103,673 106,765 长期投资 10,567 8,910 固定资产 248,886 239,882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212,725 213,493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4,261 4,737 资产总计 367,387 360,294 流动负债 128,075 129,361 非流动负债 69,143 68,486 其中:长期负债 68,484 67,807 少数股东权益 23,809 23,408 股东权益 146,360 139,039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367,387 360,294 1.2 简要合并利润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02年 7-9月 2002年1-9月 三个月期间 前九个月 主营业务收入 85,555 226,183 主营业务利润 16,771 42,251 其他业务利润 353 851 期间费用 9,931 28,777 投资收益 156 342 营业外收支净额 125 326 所得税 2,325 4,499 少数股东权益 348 787 净利润 4,551 9,055 1.3 会计报表附注 1.3.1 本季度报告与二零零二年半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 1.3.2 本季度报告与二零零一年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无重大差异。 1.3.3 本公司并无重大应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而未予合并的子公司。 2 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简要会计报表 2.1 简要合并资产负债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于2002年9月30日 于2001年12月31日 流动资产 107,494 109,795 投资及于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权益 9,860 8,454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建工程及预付租赁 255,344 246,322 其他非流动资产 2,311 2,138 资产总计 375,009 366,709 流动负债 130,739 124,711 长期负债 72,160 70,788 少数股东权益 23,611 23,541 股东权益 148,499 147,669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375,009 366,709 2.2 简要合并利润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02年 7-9月 2002年1-9月 三个月期间 前九个月 营业额 85,555 226,183 其他经营收入 6,400 11,969 经营费用 83,438 218,928 经营收益 8,517 19,224 融资成本净额 1,024 3,385 投资收益 75 117 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损益 55 145 除税前正常业务利润 7,623 16,101 所得税 2,599 5,193 少数股东权益 363 814 股东应占利润 4,661 10,094 2.3 会计报表附注 2.3.1 本季度报告与二零零二年半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 2.3.2 本季度报告与二零零一年年度报告相比,会计政策无重大差异。 2.3.3 本公司并无重大应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而未予合并的子公司。 3 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之间的差异 除会计报表中某些项目的分类不同及下述的会计帐目处理差异外,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编制的会计报表无重大差异。其主要差异如下: (1) 油气田资产折旧 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油气田资产以直线法计提折旧,而根据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须以生产单位法计提折旧。 (2) 一般性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只有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借入发生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费用才予以资本化。而根据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对于一般性借入资金用于获取一项符合条件的资产,其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为该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3) 收购中国石化新星 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本公司就收购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新星」)收购采用了收购法入帐。根据收购法,收购企业者的收入包括被收购企业自相关收购日起的营运业绩。因收购而产生的差异即在中国石化新星的收购成本超过所收购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数额,被资本化为油田勘探开采权,按27年摊销。 由于本公司与中国石化新星在收购发生前均是受共同控制,因此,根据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这项收购被视为「在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根据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共同控制下的企业是按「假设联合经营」法入帐,即资产及负债是按历史成本入帐,而各公司在收购之前期间的财务报表按合并基准重报。本公司已付的现金价款已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在收购发生年度作为权益交易处理。 (4) 土地使用权重估 由二零零二年一月一日起,土地使用权按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以历史成本减摊销列示。因此于以前期间反映在重估盈余中的土地使用权重估增值已于本期间冲回。按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土地使用权以重估值列示。 (5) 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当长期资产的帐面值超过资产的净售价或包含将资产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贴现的使用价值之较高数额时,便会确认减值准备由于油气田资产折旧方法的差异「见(1)」,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计算的固定资产帐面净值产生差异,因而确认的减值准备及冲回部分也相应地不同。 (6) 股利 根据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该会计期间的股利如在该期间后才宣布,股利应在该会计期间予以确认。而根据本公司国际会计政策,股利只在宣布当日才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帐内。 4、就本公司中国会计政策和国际会计政策之重大差异对净利润和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分析分别见「公司基本情况」一段第2.3.1和2.3.2部分。 承董事会命 李毅中 董事长 中国北京, 二零零二年十月三十日
关闭窗口
|